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改进司法作风

2014-04-28 16:36:15 142
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各地法院广泛开展,如何立足基层审判工作实际,将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并以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和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提升审判工作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基层审判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
  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各地法院广泛开展,如何立足基层审判工作实际,将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并以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和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提升审判工作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基层审判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司法作风。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改进人民法院司法作风、树立良好司法形象、推进司法公信建设的迫切需要。作为基层法院审判一线的干警,我们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从思想上提高对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基层法院审判一线广大干警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群众路线上来,使广大干警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不断增强改进司法作风的自觉性。司法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司法作风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必须从细节入手,从具体个案做起,方能收到实效。为此要深入查找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深入查找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案件质量和效率问题,对症下药改进工作,真正做到用群众认同的态度耐心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调查案件事实,用群众明白的语言释法析理。要强化广大法官的担当意识,坚守法律底线不动摇,对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要做到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适用准确,审判程序合法,司法文书规范,卷宗归档手续齐全完备。
  
  其次,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从具体个案做起,用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终极目标,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我们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转变司法作风,强化依法秉公办案,规范司法行为。要在基层广大法官中牢固树立忠于党的政法事业,忠于宪法、法律,热爱和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意识,在审判实践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依法裁判案件,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审限规定,依法保护所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为司法作风不良和工作态度不好而伤害涉诉群众的感情,损害群众利益情况的发生。在审判工作中努力做到,凡是能公开的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审理,着力推进裁判文书公开上网,用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用司法公正赢得司法公信,切实让涉诉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司法为民意识。基层广大法官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基层法院审判一线干警中积极培育爱民情怀和司法便民、利民意识,在审判工作中努力营造亲民氛围,并在审判实践中增强群众观念、增进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要让审判一线的干警深刻认识到,国家审判机关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包括法官的资格是各级“人大”任命,法官的审判权是人民授予,法官的薪俸是人民供给,法官对人民要常怀感恩之心,并把这种朴素的感恩情怀自觉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公正司法的行动自觉和审判实践,从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具体环节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便民、利民措施。真正为涉诉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司法为民的宗旨认真落到实处,让涉诉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方便和温暖。
  
  第四,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基层法官的综合素养。法官素养是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要常谈常新。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基层广大法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对党的政法事业和涉诉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严谨、高效地做好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方面具体的工作。防止和克服做法官久了容易出现的思想麻痹、精神懈怠、办案拖沓、工作马虎等不良现象,杜绝庭审活动中的随意行为和裁判文书中的低级错误,不断提高基层法官的基本素养和整体形象。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开展改进司法作风教育活动,引导基层审判一线广大干警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防线,时常用“清白为官,干净做人”自警、自律。在审判工作中始终保持勤勉进取的精神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朴素健康的行为方式,从“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不断提升审判一线法官的综合素养。
  
  最后,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司法公信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工作的信任程度,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是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为我们确立了“加强司法公信建设”的宏伟目标,为此,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学习和引导,教育基层审判一线广大法官深刻认识和充分理解加强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改进司法作风活动中来,并通过司法作风的改进,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增强群众思想感情,扎实推进司法公信建设。要让广大基层法官充分认识到,人民法官作为案件纠纷的裁判主体,其司法作风的好坏,不但会直接影响个案裁判结果的正确与否,还会继而影响到广大群众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整体评价,从而波及整个社会对法律的信仰和对司法的信任程度。因此,改进司法作风是司法公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司法实践也一再证明,全国法院是一个整体,要实现一荣俱荣较难,相反,哪怕有一个不公、不廉行为,就容易导致一损俱损。这就要求基层法院审判一线的干警,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品行端正,言行检点,做道德的模范,更要在审判工作中秉公守廉地办好每一起具体案件,真正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办出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群众信服的公平案、公正案,用公平、公正的裁判结果教育涉诉群众自觉遵守法律,用公正司法的正能量向全体公民提供正确和权威的法律指引,在全社会培育法律信仰,建设司法公信。
  
  (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冯楠、蔡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