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启动以后,新和县人民法院按照阿克苏地委及新和县委的安排,本着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选拔4名基层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党员干警组成工作队,赴琼托格拉克村开展帮扶活动。 工作组自2014年3月4日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启动以后,新和县人民法院按照阿克苏地委及新和县委的安排,本着“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选拔4名基层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党员干警组成工作队,赴琼托格拉克村开展帮扶活动。
工作组自2014年3月4日住排先巴扎乡琼托格拉克村以来,近3个月时间已走放入户89户,帮助村民销售树苗110000株,单位自筹1200元解决了600米自捕昆虫灯线,联系交通部门安装了价值3200元的减速带,同时为6名困难“四老人员”送去了1000元的慰问品。然而让工作队员最高兴的是,常年累积的审判经验有了用武之地,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调解邻里纠纷16起,涉诉额达142500元,其中当场兑付108900元。帮扶村的群众逢人就说“琼托格拉克村建起了一个小法庭”。
“乡村道路上了保险”村民多年的愿望梦想成真
琼托格拉克村,一个安静、朴实的小村子,走进乡村让人想到的唯有和谐、静美······。然而村委会通往学校的一条马路,时不时的打破村子里的宁静,这条路是村子与外界联系的要道,也是小天使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笔直的马路没有减速带,车量飞驰而过,孩子们却成了受害者,交通事故时常发生,工作组住村后的短短2个月内就发生了3起交通事故,给村民的正常生活蒙上了阴影,几年来村民一直要求按装减速带,一次一次的拖延,早就让村民们陷入了绝望。然而发生在眼前的一切,工作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很快工作组的意见得到了单位的大力支持,筹集资金3200元,按装了2条减速带。村民们眼看着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心里乐开了花,住村工作队员小小的行动,拉近了与村民们的距离,取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谈起这件事,住村组队员憨憨的笑着说:“光着急装减速带了,却忘记把它修的离睡觉的房子远一点,现在心里踏实了,可是晚上睡觉却成了难事,一到晚上尽听见蹦蹬蹦蹬的声音”看到他们嘴上这么说,却开心而又骄傲的憨笑着,真的觉得他们就是现在的“最可爱的人。”
“继承纠纷”成了继母和女儿重归于好的见证
工作组的事迹被村民们传的沸沸扬扬,法院来了工作组,村民有了“主心骨”。一天,两个披麻戴孝的女人各带着一帮亲人来到了村委会扬言要找工作组,事情的原委是父亲留下了遗嘱,将所有的遗产全部都归继母所有,女儿艾拉(化名)现已出嫁,没有尽太多赡养义务,但仍不相信父亲的遗嘱是真的,但继母坚持丈夫的遗嘱合法有效,不甘示弱,两人要找工作组“评评理”,工作组心知肚明,按《继承法》的规定女儿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再加上老汉在生前当着工作组的面立下遗嘱,予以“公正”,所以按法理女儿是无法分得财产的,然而工作人员也明白,将硬生生的法条搬到当事人面前,只会激化继母女俩人的矛盾,财产事小,不能让这母女的感情破裂,本着“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原则,住村工作队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头给继母和艾拉做了思想工作,为艾拉争取了4亩土地,母女俩握手言和,双方还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继承亲人的遗愿,要幸福团圆,把过好日子。
“纵火纠纷”让邻里化干戈为玉帛
小伙子肉孜(化名)家的院子里面堆满了杂物,本想点火清理一下,没想到当天风太大,火势蔓延,烧了邻居的柴火和草料,家畜断了口粮,邻居不依不饶,要以“放火罪”起诉肉孜,并要求5000元的赔偿,被烧毁的现场就是铁证,老实的肉孜不知道怎样才可以证明自己不是故意“放火”,急坏了自己,家人也担心肉孜点的这把火,会不会真的进了监狱,情急之下,一家人找到了工作组,工作队员得知了情况,把肉孜的邻居请到村委会,邻家人见到工作队员们,一眼就认出这都是平时在清真寺做“乃玛孜”(礼拜)碰到的好兄弟、好朋友,心里平静了很多,也没有那么生气了,工作队员耐心向邻居解释失火当天的天气情况,以及肉孜不存在放火的主观故意,邻居听了后,也不好意思再要那么多赔偿金了,邻里之间以500元化干戈为玉帛,肉孜一家还感动的说,工作组来了,矛盾纠纷解决了,真的是在“琼托格拉克村建起了一个小法庭”。
(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