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以来,云南大关法院立足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题,坚持开门搞活动,采取三知三行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四风方面突出问题,严格对照落实整改,让干警在查摆整改中做到知行合一,有效促进了干警为民服务水平的提升。 知荣辱行
自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以来,云南大关法院立足“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题,坚持开门搞活动,采取“三知三行”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四风”方面突出问题,严格对照落实整改,让干警在查摆整改中做到知行合一,有效促进了干警为民服务水平的提升。
知荣辱行正气。针对干警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主义荣辱缺乏,是非观念弱化,奢靡之风盛行的现象。通过开展道德讲堂、警示通报、观看影视正剧等学习教育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干警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镜,从思想内部查摆问题,从灵魂层面分析原因,不断崩紧道德底线,促进自我反弹、自我求变,自觉、自醒地深挖常思荣辱缺失,辨明是非善恶,扼止道德滑坡,强化艰苦意识,防治精神上腐朽萎靡软骨病,继而洗净铅华回归执法本色,胸怀浩气坦荡公仆之心,实现思想境界的自我改造和提升。目前,已开展警示通报5次,组织400余人次干警集中观看了《焦裕禄》、《杨善洲》等8部影片。开展法官的良知等专题“道德讲堂”4期,接受教育干警达170余人次,接下来还有14期课程开讲,干警将在边学边改中进一步强化道德和荣辱观念,切实提升维护引领好社会优良风气。
知进退行实举。针对干警在审执工作中急功冒进、不懂回旋,没有有效实现法与情的有机统一、不能切实做到案结事了,造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等形式主义、官僚之风突显的情形。通过开展群众工作培训、廉洁执法作风评价、案件廉政回访、个案谈话,加大阳光司法巡回审理等方式,将审执工作置于社会大环境中,不断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主动接受监督与评议,形成倒逼工作机制,促进干警不断对照群众诉求和案件考核任务,查找自身在满足群众需求和办案纪律要求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做群众工作的技巧,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参与司法活动的自主性。并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最大程度给予弹性支持,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重视他们的合理化建议,用实实在在的司法为民举措,在他们进退维谷间坚定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为此,县法院先后在翠华镇、天星镇、吉利镇、悦乐镇、寿山镇、上高桥乡和县职业中学组织群众进行旁听,公开开庭审理了段某某聚众斗殴等典型民事、刑事案件,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使参与庭审的群众充分感受到了法律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正能量,提高了他们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之间自觉履行知法、守如、用法义务,有效推进了平安大关、法治大关建设,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已邀请11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阳光司法巡回审理案件22件,吸引近5000名群众观摩。通过巡回审判法庭开展诉前调解12件,妥善处理了寿山镇117户540余人的群体性饮水纠纷和悦乐镇100余人的麻昭高速公路群体性阻工事件。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15次,为100余名群众执行到位涉案款项500余万元。
知不足行觉省。针对干警在作风、学风和言行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作风不实、理论业务素质不高、整体形象不佳的情况。通过设置基层巡回法庭、选派专职法制副主任进村、邀请省市专家开展法律业务培训、召开专题理论学习会等方式。让干警在深入基层和田间地头,开展法律服务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三农问题、乡风民俗和群众工作等方面的知识短板,主动革除过去高高在上的衙门作风,俯下身段与乡土接触,向村组干部、村民和生产劳动取经,逐渐形成贯通地气的务实作风。并在专家和理论政策的指引下,从更高层面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法律业务知识技能水平上的不足,主动改变过去吃老本、靠经验办事的习惯,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从而养成坚持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同时,认真组织干警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纪律处分条例》、大关县干部职工“五不准”等规章制度,督促干警严格按照其对党员干部言行纪律方面的要求,自觉的逐条对照检查和整改。目前,法制专职副主任到村开展法律服务40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0余条,为群众解决饮水、征地拆迁等实际困难21件。邀请省高院、市中院和省财经学院法学院的专家学者到院授课2次5天,学习了法官职业定位等5个方面课题。制定出台了《案件廉政回访工作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等六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有力约束和规范了干警在开展群众活动工作中的行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践证明,大关法院坚持从问题源头查起、严格各项细节整改,对保持干警言行一致、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截至目前,全院干警共查找出“四风”方面存在问题350余条,各责任负责人和庭室制定整改措施5大类32项,整改完成率达65%。(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