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司法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2018-08-10 20:02:59 179
随着司法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在新形势下及时调整思路和工作方法做好基层院检察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当前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面对新形势,基层检察院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提升检察干警的
 随着司法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在新形势下及时调整思路和工作方法做好基层院检察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当前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面对新形势,基层检察院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提升检察干警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为指引,通过提炼检察文化精神核心,确立共同奋斗目标,搭建舒缓解压平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加强职业保障等多种举措,真正把全体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最高检关于改革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凝聚改革力量,共同推进改革,为检察工作发展垫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目前,司法责任制改革、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已经落实到位,自侦部门转隶工作已完成,内设机构改革工作、新型办案模式探索工作等正在推进。在多项改革的连续冲击下,基层检察院检察干警对改革的“不适应情绪”逐渐凸显出来。这些“不适应情绪”如不及时有效缓解化解,将严重影响检察队伍和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司法改革推进过程中,尤其是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完成后,受员额、非员额的职业尊荣、工资福利待遇的差异、职级晋升空间的宽窄等因素的影响,基层检察院检察干警逐渐出现了迷茫、彷徨、不安等情绪波动。主要表现在:一是员额检察官,办案压力较大,案件数量多,用于工作的时间长,业余时间少,精神上存有忧虑。二是检察辅助人员,大部分是青年干警,对现有工作待遇存有不满,对下一步岗位调整心有不安,对入员额表示极度的渴望,但因员额比例问题,入额期限渺茫,对职业发展前景较为迷茫。三是司法行政人员,部分具有办案资格的干警因工作或政策原因被留在综合部门,对从事业务工作仍有期待,对当前工作和司改工作或多或少存有抱怨心态。其他司法行政人员对职业晋升空间表示担忧。
  
  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院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基层检察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时代同进步,转变传统的思维理念,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一)要着重打造一种文化精神寄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检察文化也是一个检察院的灵魂所在,在检察院这个大集体中,全体检察人员只有接受共同的价值观,才能把思想、行为引导到实现检察事业的目标上来,并自觉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检察文化来源于实践、升华于实践,并服务于检察工作实践。基层检察院应在本院检察文化中提炼其核心和内涵,以院训形式予以明确,将其作为一个标尺,一种精神标志,当检察干警从内心认可院训时,就会在检察干警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他们必定会为实现检察事业的共同目标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检察人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使每位检察干警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检察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
  
  (二)要合理确立一个共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应单纯从思想方面着手,应要干警先行动起来。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应合理确立一个可通过一定努力而能实现的共同奋斗目标,调动广大干警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激情,让检察干警在不断取得工作成绩的过程中享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努力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挖掘干警潜能,达到在工作中团结干警思想和凝聚人心效果。
  
  (三)要着力打通多种交流渠道。一是要充分运用谈心谈话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重要形式。《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领导班子之间、分管领导和分管部门负责人之间、分管部门负责人与部门干警之间要经常性、主动性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并且要打破谁分管谁谈话的约束,检察干警可选择与检察长、其他院领导进行交流谈话。建立干警思想政治档案,将入额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思想状态定期整理,掌握干警的思想变化,方便开展有针对性谈心交流。二是要加强党支部作用。党支部每季度应对党员思想动态进行分析汇总,动态掌握检察人员思想状况,抓住有倾向性、普遍性、苗头性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类引导检察干警化解负面情绪,帮助检察干警解决实际问题。
  
  (四)要适时开展叩击心灵、新颖生动的政治教育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取得实效,不在于活动的多少,而在于活动是否触动干警内心,激发正能量。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借助当前时事热点,如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四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二是要具有内心冲击,如组织拍摄微视频、微电影等展现检察干警职业尊荣感的新媒体作品,让干警在重温检察初心的同时,激发心中对检察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三是要有丰富的内容,切忌说教式的授课形式;四是要有实际需求,不应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要根据干警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适宜的集体活动;五是可积极运用“互联网+检察”平台,拓宽学习交流渠道,加强对检察专网、的运用,开辟网上学习园地,也可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充分体现新时期检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
  
  (五)要扎实做好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并严格落实,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干警给予奖励,及时兑现绩效考核奖金,激发干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工作获得感。加强从优待检工作,将从优待检措施落到实处,激发检察人内生动力,以情感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检察干警给予关怀,对干警生病住院、子女入学、家庭经济问题等给予组织上的关心和帮助,着力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
  
  (六)要切实加强政工部门队伍管理。在司法改革去行政化推进过程中,基层检察院政工部门首当其中,人员流失严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而多数政工科科长因政策原因不能入额而作出较大牺牲,在工作中难免会带有情绪,也影响整个政工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工队伍的建设决不能忽视。基层检察院党组要高度重视,一方面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协调,争取更多的晋职晋级机会留个综合行政部门,提高司法行政人员上升空间;二是要合理调配政工部门人员,将有办案资格的检察干警及时调至业务部门,并积极通过公务员招录、借调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优秀人才补充到司法行政部门,缓解事多人少的矛盾。
  
  (作者:商南县人民检察院  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