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关法院组织干警认真聆听了由卓泽渊教授主讲的云岭司法讲堂第一讲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卓泽渊教授主要从十个方面作了详细而深刻的讲述。 一是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我们既不能一成不变地走历史的老路,也不能照搬照抄
近日,大关法院组织干警认真聆听了由卓泽渊教授主讲的云岭司法讲堂第一讲“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卓泽渊教授主要从十个方面作了详细而深刻的讲述。
一是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我们既不能一成不变地走历史的老路,也不能照搬照抄地走西方国家的邪路,一定要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灵魂,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带领人民群众走向繁荣和富强,这既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工作成效的阅卷人和评判者。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倾听群众声音、反映群众诉求、接受群众监督,要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成功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成功迈向法治国家,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结合中国实际和国情,不断在实践中进步,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包含建设完备的宪法法律体系,也包含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思维,坚持依规治党的原则,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
五是坚持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坚持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懂得统筹兼顾、整体谋划,我们既要坚持改革,也要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改革与法治建设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只有把各方面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完善法律法规,才能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
六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我们党科学总结近七十年治国理政经验得出的最新结论,是对依法治国规律的深化和升华。宪法者,国之根本也。我国宪法是与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上来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严格依法执政、行政,首先要严格依宪执政、行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既是法治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标志,也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体现。
七是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卓泽渊教授强调,我们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将道德与法律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贯穿于立法全过程。要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使执法权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要深入了解案件的事实,怀揣公正之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质的公平正义。要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将法治工作搬到田间地头,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道德促进法律,充分发挥司法审判工作惩恶扬善的功能,不断在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让人民群众兼具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
八是坚持处理好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党和法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问题。处理好党和法的辩证关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与成败,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宪法法律的规定,心怀中国梦,团结努力奋斗,方能正确处理好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九是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卓泽渊教授表示,多年以来存在许多冤假错案的根本原因在于法治队伍的素质不够高,我们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法官的责任感、神秘感及职业荣誉感,不断提升法治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治队伍。
十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领导干部的引领就是决定性的因素。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强国而努力奋斗。
通过此次的聆听学习,大关法院全体干警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增强了全院干警对法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还让全院干警的法治思维和职业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有效推进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审判等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