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百姓身边信得过的“巴扎”法庭

2019-08-30 18:34:46 182
巴扎,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一到巴扎天,卖瓜果、蛋禽、羊只、手工制品之类的小商小贩来此占位设摊,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一时人如潮涌,热闹非凡。新疆的巴扎遍布于天山南北,疏附县法院也将一场又一场的巡回审判地点放在了巴
  “巴扎”,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一到巴扎天,卖瓜果、蛋禽、羊只、手工制品之类的小商小贩来此占位设摊,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一时人如潮涌,热闹非凡。新疆的“巴扎”遍布于天山南北,疏附县法院也将一场又一场的“巡回审判”地点放在了“巴扎”上,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巴扎法庭”。法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仅仅只是办案审案,还要深入基层,贴近百姓,利用新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巴扎法庭”的办案优势,真正送法到每个百姓身边,做到为民服务不打折扣。为了切实发挥好“巴扎”法庭便民作用,践行司法服务新理念,新疆疏附县法院全力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模式,把人民群众最需要的便捷方式化为实际。
  
  今年7月,疏附县乌帕尔人民法庭玉素甫江·吾舒尔法官办理了原告阿某某等10人与被告艾某某劳务合同纠纷的群体性诉讼案件,诉讼标的额达到10万余元。玉素甫江·吾舒尔法官首先考虑到艾某某因发包商一直迟迟不给钱而导致阿某某等人的工钱不能给付,并且发包商为县城某建筑公司,于是选择艾某某出面与发包公司进行调解。玉素甫江·吾舒尔法官重点做工作,终于使发包商顺利达成了优先支付艾某某的钱款协议。玉素甫江·吾舒尔法官说“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打工,为的就是挣钱方便,出了这样的纠纷,他们也不想来回折腾,既浪费时间又消耗精力,现在我们将法庭搬到他们家门口,他们特别高兴”。阿某某事后说道“我现在特别信得过乡里的法庭”。
  
  近几年来,随着疏附县县域经济特别是乡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离婚纠纷、劳务合同纠纷等呈现高发态势,导致赔偿纠纷不断增多,“调解难、诉讼难、理赔难、救助难、矛盾多”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结合疏附县地域实际,为足不出户解决老百姓纠纷困扰,维护好美好乡村建设的和谐稳定,积极深入矛盾纠纷发生地、当事人所在地开展“巴扎法庭”,通过维、汉法官“嵌入式”组成合议庭,提升“双语”法官办案能力的同时,也能通过维、汉法官共同办案,达到共同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和统一办案尺度,提高了办案效率。疏附县法院把“巴扎”巡回法庭等司法便民措施作为重要工作体现在“一站式”诉讼服务工作安排中。
  
  新疆疏附县法院考虑到村民的出行,要求“双语”法官深入基层,贴近百姓,利用乡镇巴扎天人员集中、法律宣传覆盖面广的时机,将法庭搬到了巴扎上,真正送法到每个少数民族群众身边,做到司法为民不落空。疏附县法院以现代法治文化为引领,以“巴扎法庭”为载体,使全县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做老百姓身边信得过的“巴扎法庭”。(乔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