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司法蕴含的力量、是非与温度

2020-05-28 17:07:18 168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工作报告时指出:通过案件审理,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风险,坚决防止谁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这句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工作报告时指出:通过案件审理,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风险,坚决防止“谁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这句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一批发生在公共空间的案件。例如,河南法院在“撞伤儿童离开遇阻猝死案”中,判决阻拦老人离开者不用担责,为见义勇为者吃下“定心丸”;广东法院审理的“私自上树摘杨梅坠亡案”中,法院依法认定村委会未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无需对私自上树摘杨梅者坠亡负责,明确守法者不用为他人过错买单;江苏法院审理的“小偷逃逸跳河溺亡案”,认定追赶小偷行为并无不当,小偷跳河并拒绝接受劝导上岸,应对自己溺亡负责,宣示了法不强求见义勇为者的过重注意义务。这些判例让维护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受到鼓励,让见义勇为者敢为,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意味着,公平正义不仅要经得起法律文本和现实生活的检验,也要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对普通民众而言,公平公正是一个抽象的大概念,是一种价值取向、理念追求。但正如水滴会反射太阳的光,每一起具体案件的处理,会折射出公平正义的光辉。司法是否公平公正,源于司法机关对每一起案件的处理,源于每一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这是因为,每一个案例,都可能为公众信仰法律添加块基石;而每一次失误,也有可能成为这一信仰崩塌的链条。°所以,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每一个司法案件的处理中,传递法治温度和力量,彰显司法公平与正义之美。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体现了法治力度,传递了司法温度,彰显了时代担当和作为,今后不管形势、条件、环境如何变化,司法机关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不能变,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感情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