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人民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亲和力。今年,院党组根据县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要求,在寿山镇和上高桥乡设立了巡回审判法庭,由法官每月定期就地提供立案、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发
大关县人民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亲和力。今年,院党组根据县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要求,在寿山镇和上高桥乡设立了巡回审判法庭,由法官每月定期就地提供立案、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发放“便民诉讼联系卡”、“便民诉讼手册”,为当事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如在寿山巡回审判法庭进行法律咨询的过程中得知,寿山镇小河村乐坪社117户,540余人因饮水问题引起群体性纠纷,经镇村两级组织多次调解未果,部份群众情绪激动,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群众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巡回法庭的法官得知这一信息后,及时向院领导作了情况汇报,立即启动诉前调解,并派出有审判经验的法官到当地进一步摸清情况,联合镇村干部查勘现场,采取给群众“面对面”、“背对背”的做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恶化,努力化解纠纷,最终,该纠纷得以圆满的调解处理。目前,通过巡回审判法庭进乡村提供法律咨询50余次,接待群众500余人次,同时发放“便民诉讼联系卡”、“便民诉讼手册”各600余份,受理案件5件,达成诉前调解民事纠纷12件。
同时,委派了17名法官担任我县17个行政村法制专职副主任,17名法官就位后及时与村社干部勾通交流开展工作,采取村社干部不定期向法官反应本村村民纷争情况,法官定期往村里了解掌握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生活上遇到的法律难题和存在的民事纷争,为了真正落实该项便民举措,法官采取“宁可法官多跑路,不让百姓无门路”的工作理念,村社干部遇紧急民事纷争可以随时与法官进行联系,如黄荆村支书向其村法制副主任反映,该辖区的罗正银、罗正彬、罗正帮三兄弟因父亲死后遗留的15000元经济分配产生纠纷,经镇村两部门多次调解无果,三兄弟各持不同意见,请求法制副主任给予法律上的帮助。法制副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吉利镇黄荆村,为了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在耐心听取罗氏三兄弟各自的陈述后,并请村委会干部配合一起给三兄弟交心谈心,引到和帮助三兄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法官针对该案的具体情况,详细释明法律规定,经过几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工作,最终三兄弟握手言和。目前,村法制专职副主任进村开展法律服务28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0余条,开展法律宣传和进行法律释明21次,参与解决矛盾纠纷13件。
上述便民利民措施的推行,增强了基层干部的法制意识,指导了村社干部对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提升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亲和力,体现了人民法院为民办实事实际效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周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