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与时间赛跑的人

2014-07-08 17:38:43 53
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说:时间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是一种温暖今生的记忆。也有人说:时间是寻求幸福的希望,是能浪去往事的戈壁,是治疗挫败的良方。 对法官来说,时间可能是与自己并行的起点,是大爱传播的帆航,是天平一端的感应器
  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说:时间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是一种温暖今生的记忆。也有人说:时间是寻求幸福的希望,是能浪去往事的戈壁,是治疗挫败的良方。
  
  对法官来说,时间可能是与自己并行的起点,是大爱传播的帆航,是天平一端的感应器,是追求公平正义而留下的刻度。
  
  偶尔庆幸,自己踏上了人民法官这条崇尚而忙碌的道路。
  
  多少个岁月的洗礼,无数个春秋的轮回。蓦然回首,家乡的模样,父母的容颜,与妻儿聚少离多的惆怅,与死党的疏远。这才明白,所有人都无法逃避、无法躲掉时间在生活维度里所留下的岁月印记。
  
  无数个昼夜的辛劳,穿梭在田间地头解调案件时留下的身影,就连患病也抽不出时间去体检时,欣慰地告诉自己“我看到了百姓的微笑,看到了社会的和谐,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看到了法治的成长。”与此相比,无数个过度辛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同事也无怨言,他是人类的英雄、同行的楷模,体现了生命中价值的美。因为选择了服务,选择了忙碌,选择了付出,选择了神圣而崇尚的职业――人民法官。
  
  王铮亮《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出对父母的孝心,轩雨幽冉《时间都去哪儿了》写出了人生万千感慨,习总书记《时间都去哪儿了》道出了人民公仆的心声。试想,法官的时间又去哪儿了?
  
  时间的分配决定工作态度和质量。法官的时间去哪儿了?问出了群众对审判工作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待。折射出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的更高要求和更严标准。
  
  人民法官,是一个崇高的称谓。他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理所当然,服务的对象不可厚非是人民。为了打击和惩罚违法犯罪份子,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一方和谐稳定发展,法官肩负着“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为履行好法官宣誓时许下的承诺,不得不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法官的时间飘到了群众的心间里
  
  司法为民不是简单的口号,它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不管形势怎么变、条件怎么变、环境怎么变,司法为民宗旨不可能变。
  
  你看,无论审判执行,信访立案,还是综合后勤的岗位上,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法官们的第一信号,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第一选择,人民群众的满意是第一标准。急之所急,想之所想,解之所难,通过公正的司法来惩治犯罪和解决纠纷,以维护人民的利益或消除损害人民利益的因素是他们的天职。
  
  调解一件纠纷经历了多少苦口婆心的话语,化解一起信访案件无不像与亲人一样交流,执行一起案件可能跑无数个来回,送一个法律书踏遍了山山水水,都是时间的凝聚。执法如山、秉公办案。记得在一个抚恤金案件执行中,为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完美结合,身为一院之长的他,亲自参与研究部署,带领10余人奋战了几个昼夜,将巨额款交到当事人手中;一位执行法官不畏辛劳,无数次做思想工作,将一起几乎不可能执行的欠款纠纷化解,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精神荣誉。
  
  数无胜数的感人事例,回应了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这亲民、爱民、护民之壮举无不是时间的体现。
  
  ※法官的时间挤进了厚实的案卷里
  
  司法为民靠公正司法来体现,司法公正的关键在于案件质量的高低。
  
  作为明处的法官,要明析暗处的是非,需要到现场认真勘验,对证据的逻辑进行仔细分析;要精准适用法律依据,时刻要在法律的海洋里遨游;要做好一份精美的法律文书,需要过硬的基本功和反复推敲。
  
  明察秋毫、体恤民情。要实现公正与效率并进,就必须在八小时内外的时间里努力学习,从知识、技能、道德等方面提升自己,把有限的工作时间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审判工作中去。全国不少法官年均办理几百件案件,至少也有几十件。如果是一起黑社会组织等大案要案,可能需要耗时几个月的时间,产出一份结果合法合理、逻辑精准的百页判决。
  
  在一次交流学习会上听到,部份法院为提高案件质效,经常出现加班加点,家属送饭,一边就餐一边工作的场景时有出现。人非草木,除了必须休整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法官的时间洒向了窗外的大地里
  
  随着法治步伐的前行,司法的神秘面纱也逐步被揭开。
  
  立案、审理、文书、执行走向公开化。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大部分地方早已推行“阳光司法”。对案件质量提出了挑战,也对审理案件的形式提出了要求。法官要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需要用几倍的时间进行准备。
  
  当你看到田间地头、矿区工厂、校园社区、院角树下有法槌起落、庭前调解、案后释疑时,一点也不用惊奇,哪就是法官们巡回审理的剪影。祖国的山山水水,丘丘陵陵,都穿梭着法官的身影。庭审的那份神秘感,早已走出了庄严的法庭,通过阳光的照射,洒向了神州大地。
  
  据统计,笔者所在法院年审结案件中,巡回审理率高达70%以上。这样的办案方式,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案件质效,增加了透明度,树立了司法公信力,也是法官时间的具体体现。
  
  ※法官的时间飞往了和谐的希望里
  
  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无论经济、文化或法制意识相对滞后。要想走向法治的国度,普法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作为国家机器的执法要害部门,不用推辞是要担任起普法的重任。
  
  要将知法、守法、懂法的目标渗透到村村寨寨,逃避不了在山高路陡盘旋路上奔途而致。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工厂等成为法官们的家常饭,法律知识的讲解、书籍传单的发放,系每名法官随身携带的必备品。
  
  全体法官利用大量的时间现场普法、以案说法、书籍传法,向全社会传去了法治的信仰,让崛起的中国逐步迈向法治国度,为和皆的中国梦作出了积极贡献。
  
  ※法官的时间汇聚了洁净的海洋里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鉴可以知不足”这是一名优秀法官工作中的座右铭。在思想政治、审判业务、党风廉政建设上全面总结经验,查找存在不足,认真剖析,不断整改是法官的必修课。
  
  法官一旦做到了善待时间,其实也就是做到了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职业声誉,大大减少司法腐败的可能。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多数法官不仅认真贯彻五个严禁和相关不准,还总结出了要耐得住清贫、熬得住艰苦、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顶得住歪俚、管得住小节、禁得起成功、抗得住挫折、降得住富贵的“十种考验”。慎始、慎微、慎欲、慎独、慎行、慎利、慎常、慎权、慎交、慎终的“十慎”要求,和嘴不馋、眼不斜、耳不散、腿不短、心不偏的“五官”端正,更是法官们用毕生经历铸造的纪律。
  
  决大多数的法官,在为群众沟通交流时从不吝啬时间长短,在工作之外也绝不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到“觥筹交错”、“灯红酒绿”中去,而是会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迈开脚步锻炼身体、翻开书本及时“充电”,为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和审判工作水平做着充分准备。
  
  ※法官的时间植入了催人的奋进里
  
  “崇法、思廉、和谐、尊严、为民”是笔者所在法院的精神。该院强调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希望每名法官要活出尊严、做出尊严、体现尊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滴汗水、一分收获。学习,对一个单位或个人重要,对人民法院和法官更为重要。三天不学习,就有可能把案件办错。只有业务能力水平提高了,才不会出现错案;只有思想政治、廉政道德过硬了,才不会犯错;也是有为人处世成熟了,才会活出尊严。
  
  要做到这些,必须学习,必须进步,必须成长。多数法官,减少了外出应酬,杜绝了灯红酒绿,将大部分业余时间花在学习上。
  
  如笔者所在法院一位老法官,23年坚守法官的精神家园,从教师到法官的跨越,他付出了艰辛努力。20余载风雨路,德、能、勤、绩、廉无不为干警称赞,被人民法院报记者冠以“溜索上的法官”,被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和集体三等功各一次。
  
  像成千上万的法官一样,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在他坚守的辖区的村村寨寨,人们都熟悉了他农村法律传播者的身影,维护着一方稳定,守护着法律的公平正义。
  
  ※法官的时间献给了热爱的职业里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热爱的职业。
  
  法官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职业,自从有了文明以来就存在。古有忠心为国、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被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的狄仁杰。今有把公平和正义送到百姓的心坎上的宋鱼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情归黎民百姓民族情结的龙进品。
  
  法官这个职业迷人之处,在于可以每天接触不同的案件,随着案件的不同情形领略生活的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法官职业是值得你付出整个职业生涯的努力去做好的事业,他能让你不敢浪费生命中的每一天,提供了空间以展示对法律信仰的追求和对人生公正、公平的诠释。
  
  法官视职业如生命,将毕生献给这热爱的职业。
  
  且不说古往今来、全国国地,就笔者所在法院近年来就有多名法官将其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其热爱的审判事业。俩名法官为乘坐溜索渡江办案,溜索断裂致其掉入滚滚金沙江水中,就连尸体也无法寻回;一位法庭庭长为挽回职业生命的案件卷宗,在洪水来袭的泥石流中英勇牺牲;一位庭长因工作过忙,未能抽出时间到医院检查,致癌症晚期时还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燃熄。
  
  为了这热爱的职业,现还有多少法官患重病坚守在岗。据不完全统计,笔者所在法院有三分之一以上法官过于劳累,患病在岗,甚至多名患有癌症、搭桥、换肾等特殊病的法官。
  
  ……
  
  ……
  
  一个以法官职业为终身事业的人,他所有的人生经历都会成为他宝贵的财富,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表现出升华后的价值。为了这份无价祝愿,无数法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在时间的刻度里印上了他可歌可泣的为民情怀。
  
  如果有人再问,法官的时间去哪儿了?我只能回答,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它让成功戒掉速成,让生活褪去浮躁。已经到了法官越来越丰富的人生中,变成更加从容的微笑、更加踏实的脚步、更加坚定的信念。早已融入为天平之上那光环的韵律,一如既往地践行着习近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嘱托。
  
  直到生命燃烧的终点……(作者:何有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