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法院着力整治“六难三案”,倾力打造羌区特色法院

2014-07-09 18:37:08 144
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该院一些部门和个人不同程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以及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六难三案现象,多措并举,立学立改,强力整治六难三案现象,倾力打造一流队伍,
  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该院一些部门和个人不同程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以及“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六难”“三案”现象,多措并举,立学立改,强力整治“六难三案”现象,倾力打造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佳绩,争当民族地区基层法院排头兵。
  
  一是正风肃纪,立行立改。院党组和全院干警深刻认识到整治“六难三案”是贯彻实中央化“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最高人民法院代表全国法院向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审判业务部门的本职工作和提高审判质效的必然要求;院党组身先士卒,要求各部门和全体干警提高思想认识,向“六难”“三案”现象“宣战”,立行立改,坚决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二是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打造便民司法。该院以法院文化建设为契机,以人为本,亲民爱民、不断细化管理、完善设施,实现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倾力打造全市一流的诉讼服务中心;同时着眼于整合司法资源,加强全院各审判部门、各窗口、各环节的整体联动,实现各环节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提供“集约型、一站式”服务,让打官司的群众“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三是破解“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打造高效司法。改“集中立案”为“就近立案”。该院针对边远乡镇老百姓反映由院机关统一负责立案,路途遥远,很不方便,采取得力措施,对派出人民法庭实行人员、经费、装备“下沉”,“关内”12个乡镇的群众可就近到禹里法庭立案,关外的群众可就近到永安法庭或院机关立案,让“立案难”不再困扰群众;改“座堂办案”为“巡回办案”。在17个乡镇设立审判工作站,定期到边远村寨、田边地角、农家院落巡回办案,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起到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设置旅游巡回法庭,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及时调解、化解游客纠纷,维护北川景区形象。设置交通巡回审判法庭,及时妥善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有效解决“诉讼难”问题;改“法律白条”为“真金白银”。该院狠抓执行积案和专项执行工作,以节假日群众集中返乡为契机,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集中兑现执行款,今年以来执结51件涉及抚养费、赡养费、抚恤金、农民工工资、人身损害赔偿等一大批涉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涉案金额260余万元,由于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工作因成效显著,让判决书不再成为“法律白条”,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尊严,受到了省高院的通报表彰;四是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打造阳光司法。该院围绕执法岗位和关键环节,规范执法程序,从源头预防随意执法、粗放执法等问题,化大力气解决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的问题。例如对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钱财、请吃、娱乐、旅游以及其他利益的行为;对违反相关制度规定,与当事人、中间人、律师等进行不正当交往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扫除司法中的腐败现象和害群之马,大大增强了全院干警的廉政意识和自律意识,让全院干警时刻绷紧了反腐倡廉这根弦,有效杜绝了“三案”现象。
  
  “风清气正好扬帆”,今年1-6月,北川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445件,比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1.73%;今年1-6月我院共结案1094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6.7%。该院继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并荣立“集体一等功”后,2013年又被四川省高院授予“集体二等功”,并连续两年荣获“绵阳市基层法院综合考核第一名”,今年的调研工作、纪检监察工作、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等工作又获四川省高院表彰,为建设法治北川、和谐北川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成为羌区法院的一面旗帜。
  
  (李昌平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