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家门口的法庭”

2014-07-17 17:22:13 125
宣威市人民法院庭站点员四位一体便民诉讼服务纪实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云南省宣威市,辖区乡镇多被山势割裂成独立的小点,老百姓打官司往往得跑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山高路陡,极为不便。针对这一现状,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在辖区乡
  

        ——宣威市人民法院“庭站点员”四位一体便民诉讼服务纪实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云南省宣威市,辖区乡镇多被山势割裂成独立的小点,老百姓打官司往往得跑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山高路陡,极为不便。针对这一现状,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在辖区乡镇设立诉讼服务站(点),此举极大满足了辖区群众的司法需求,为及时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拓宽渠道司法便民
  
  “真是多亏你们法庭的同志了,不然我这条老命怕早就没在了。”80岁的邓招老人紧紧握住乐丰法庭庭长杨斌的手,激动地说。
  
  这是发生在今年5月1日,宣威市人民法院明德诉讼服务点的一幕场景。邓招是宣威市乐丰乡明德大寨村的一位老人,老伴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后来她一直跟随着小儿子生活,去年的一天,她的两个儿子因为土地问题发生了争吵,继而“迁怒”于她,老人的生活从此没有了着落,只得靠捡拾垃圾为生。村委会进行过几次调解,但两兄弟之间矛盾太大,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邻居建议她去找法院,邓招老人可就犯难了。明德村位于大山之间,自然村落比较分散,她所在的大寨离乡上得有十几公里,道路崎岖,平时村民到乡上赶集,坐摩托车也得一个小时,像她这种腿脚不便、年纪大的更是难得到乡上一次。邓招老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走不动了,打算就此了却余生。
  
  5月1日,从明德村赶集回来的邻居老浦兴奋地跟她说:“邓大妈,你赶快去村上,现在村上有法官了。”邓招老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到了村委会,正好遇到在这开展服务工作的宣威市人民法院乐丰法庭法官。
  
  了解到老人反映的情况之后,杨庭长当即做出决定:亲自到邓招老人的两个儿子家作工作。
  
  进入村子后,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邓招老人的两个儿子孙桃白和孙小稳。乐丰法庭的法官首先从法律角度阐述赡养老人是每个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再从社会现实方面举例说明。经过积极沟通,反复协调,最终让邓招老人的两个儿子达成赡养协议,老人由两人轮流赡养,一人养一个月。在法庭的见证下,孙桃白把邓招老人接回了家。就在此刻,泪水从邓招老人的眼里夺眶而出,她紧紧握住杨庭长的手,这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通过走访群众和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拓宽便民利民渠道,前移司法服务窗口,推动诉讼服务站点建设。在法庭所在地以外的乡镇设立诉讼服务站,在村级基层组织设立诉讼服务点,将“诉讼服务站点”设到老百姓家门口,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更好地解决基层群众“诉讼难”的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服务的方便、快捷和高效。
  
  每月农历初三、二十三(明德村赶集的日子),乐丰法庭组织固定人员到诉讼服务点,联合人民陪审员、诉讼信息联络员和司法调解员,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引导、现场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开庭、联动执行等便民服务。
  
  “群众的困难再小也要想办法解决,我们成立诉讼服务点的目的就是让法官多动腿,群众少费心。诉讼只有走到群众中间去,才能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力量。”乐丰法庭庭长杨斌这样说到。
  
  明德、三联诉讼服务点成立以来,乐丰法庭共调解案件2起,接待群众来访18件次25人,联合基层组织送达法律文书4件次,指导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7件,且全部履行完毕。
  
  忠于职守,服务亲民
  
  5月1日,是国家法定休假日,但这一天恰好也是宣威市人民法院明德诉讼服务点定期开展工作的首个服务日。服务的效果怎么样,老百姓认可不认可,始终牵挂着宣威法院院长杨开宇的心。为最大程度了解服务的情况,杨院长联同执行局长宁德云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来到乐丰乡明德诉讼服务点,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场“五一”诉讼服务日活动。
  
  色官村村民曾彩云原本到村里赶集,看到法院的宣传栏便凑了过来,她反映的是互换承包土地的问题。为这件事她没少跑村委会,村委会组织双方进行了多次调解,但是她心里面始终不服气。今天乐丰法庭的法官从法律、政策等角度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解答,而在诉讼服务点一同工作的人民陪审员、诉讼信息联络员和司法调解员又用摆家常等“接地气”的方式跟她谈心,曾彩云听了大家的解释,不住地点头,她激动地说:“真是没有想到,来赶场也能顺便把事情解决掉,真是太方便了!”
  
  一同参加“五一”诉讼服务日活动的宣威法院院长杨开宇表示,法庭审判更多的是种服务,如何真正做到服务基层,服务百姓,关键就是要解决诉讼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的诉讼服务端口每前移多一步,老百姓的诉累就会减轻一分,这就是我们设立诉讼服务站(点)的初衷。
  
  据了解,宣威法院明德诉讼服务点当天共接待当事人咨询16人次,接受情况反映5人次,发放便民服务手册200余份,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
  
  多方联调,一心为民
  
  为强化诉调对接,宣威法院创新“三员合一”诉调对接机制,依托诉讼服务站(点),进一步发挥人民陪审员、信息联络员和司法调解员的作用,积极在诉前、诉中、诉后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对纠纷通过多阶段、多环节、多层面的调解,提高调解(开庭)前审查诉辩双方的合理度、调解(开庭)时引导对基本事实的认同度、分头(休庭)解说以判决方式结案的基准度,多方联调,最大限度争取案结事了。
  
  宣威市热水镇岱海村人朱美花与丈夫李春泉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两人多次发生吵打,忍受不了亲情冷漠的她来到了热水诉讼服务站,一纸诉状要求离婚。
  
  5月14日,是法庭安排该案开庭的日子。考虑到双方的实际情况,服务站的法官结合面对面、背靠背等方式进行调解,同时邀请了熟悉她家情况的司法调解员,从邻居街坊的角度,一起剖析产生矛盾的原因,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耐心细致做工作,情理并重解心结,两个小时的调解,最终促使原被告双方和好,成功挽救了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
  
  今年5月以来,热水诉讼服务站共调解案件4起,联合基层组织送达法律文书20件次,接待来访群众7件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以人为本高效利民
  
  2014年3月,宣威市人民法院顺利建成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低成本的诉讼服务。2014年4月25日,乐丰乡三联村、明德村“诉讼服务点”成立,4月28日,热水镇“诉讼服务站”成立。在法庭所在地以外的乡镇成立诉讼服务站,在村级基层组织成立诉讼服务点,这在全市乃至全省系统内尚属首例。各诉讼服务站(点)均配备固定办公室和人员,辖区中心法庭法官挂钩诉讼服务站(点)开展工作,法官定片定责全面对接,法庭与辖区内的各诉讼服务站(点)定点联系。司法调解员根据时间安排,提前将辖区内需法院协助解决的矛盾纠纷和其他事项进行汇总,诉讼服务站(点)法官能当场解决的,予以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登记备案后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规定期限内反馈处理结果;重大事项及时向院领导进行汇报后酌情处理。
  
  为加强诉讼服务站(点)建设,宣威法院已专门出台实施意见。截止目前,宣威市人民法院已先后在乐丰、热水、东山、龙场、文兴、普立等乡镇成立诉讼服务站(点),初步形成“庭、站、点、员”四位一体便民诉讼网,前移司法窗口,将法庭设到老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司法服务,切实解决联系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宣威市乐丰乡人大主席高燕说,人民法院在村委会设立诉讼服务点,法官在服务点开展法律咨询、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并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方便了群众诉讼。诉讼服务点的设立是人民法院服务职能的延伸,是人民法官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体现。
  
  (作者:宋大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