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地震灾区人数、户数、受损房屋情况统计,是恢复重工作的重要依据,事关灾区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灾区稳定。鲁甸法院负责龙头山镇新民村安置点的全面工作,如何全面、准确的做好核灾、查灾工作,成了鲁甸法院近一个月的重要工作,核查灾情的过程中难免有诸
8.03地震灾区人数、户数、受损房屋情况统计,是恢复重工作的重要依据,事关灾区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灾区稳定。鲁甸法院负责龙头山镇新民村安置点的全面工作,如何全面、准确的做好核灾、查灾工作,成了鲁甸法院近一个月的重要工作,核查灾情的过程中难免有诸如是分户还是合户的争议,如何保护灾区群众的合法利益,如何维护灾区稳定成了鲁甸法院的头等大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52岁的陈大旭,每天穿梭在崎岖的山路上,深入每家每户核查灾情。9月1日,他一不留心踩到了被地震震松的斜坡,摔了下去,滑过坍塌面,他奋力的抓住杂草丛,才得以稳在坡面,经同行的乡亲和同事帮助,“幸运”的他只是右膝关节及手臂多处擦伤。回到驻地,同事们既为他感到后怕,又觉得心疼,他却爽朗一笑说道:“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数据没核准才是大事!”
新民村26个社,上千户家庭在8.03地震中不同程度受灾,逝去的已然去了天堂,活着的还需重建美好家园。恢复重建离不开准确的户数、人数、建房数量等数据依据,无论那一个数据统计不准确都将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有可能引发群众不满,鲁甸法院参与核灾的11名干警一个都不感马虎,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新民村的每个角落,踏遍每一条山间小道,只为保护群众利益。
公道自在人心
“做群众工作,主要得依靠群众自治组织。”这是鲁甸法院院长刘易青多年与群众打交道总结出的经验。新民村每户的基本情况,只有村民、村民小组长、村两委成员最清楚,只有依靠村两委和村民小组长及村民的力量才能使核灾数据得到大家的公认。
鲁甸法院经研究,将驻守新民村的干警分成3个组,每组组长由法院干警担任,成员由2名干警和1名村民小组长及3至5名本村村民代表组成。核查数据时,每到一家,组长首先询问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该户人家的基本情况,如果大家的意见与户主陈述的情况一致,则登记入册,如果有争议,则以小组成员和户主的过半数意见登记入册,数据登记后则由户主捺印确认,并由户主拿着写有户主姓名和号数的公示牌与受损房屋留影确认。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9月8日,26个社,每户的基本情况已全部排查、统计,进行第一轮公示。数据公示的当天,就有很多群众到工作组反映情况,对公示数据提出了异议,具体负责新民村安置点工作的鲁甸法院副院长谢川,非常重视,立即安排两名干警负责接待,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登记。
公示6天后,大家发现,开始认为争议最有可能在房屋受损程度这一块,却没有人提异议,反而是认为有的家庭是一户,怎么登记成了2户、3户,有的人已经出嫁,怎么还在,有的已经参加工作了,怎么还算人头等等。谢川马上将这一情况向刘易青汇报。经工作组研究,谢川亲自带领2名干警和村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到有争议的家庭核查情况。
9月15日,第二轮公示,数据从第一轮公示时的1118户4435人,减少到了1086户4396人。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同志,你都这样说了,我没意见。”甘家寨的李玉妹心服口服的在登记表上捺印确认。第二轮公示后,甘家寨的李玉妹一直反映,她们家应当登记成2户,而不是1户。工作组再次到李玉妹家调查:李玉妹虽然成家了,但户口仍然与老人同户,共同居住,且她们家总共就只有一间房。
谢川请新民村村支书和主任及甘家寨的小组长、村代表到李玉妹家做工作,在场的工作人员及村民代表当即表决,一致认为李玉妹家只能登记为一户。
谢川走到李玉妹面前拉着她的手说:“老乡,地震了,大家都苦了,我们也想为大家多争取一些利益,但是也得依据政策,我们也得一碗水端平,让周围的群众都服才行,你说是不是这个理?”李玉妹缓缓的说出了开头那句话。
李玉妹事后对我们说,在她成家时,老人就做了分家处理,在农村,这就准了。但是他服谢川同志,因为在地震初期,救灾物资还不充足,谢川通过私人关系直接与商家联系,运来了大米、衣服解决了大伙的温饱,让新民村没有一个群众受冻、挨饿。
(段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