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起,大关法院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六难三案问题作为转作风,促公正的重要突破口,反四风,破六难、除三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实现司法清明。法院系统的六难问题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
今年2月起,大关法院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六难三案”问题作为转作风,促公正的重要突破口,反“四风”,破“六难”、除“三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实现司法清明。法院系统的“六难”问题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三案”是“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六难三案”问题是“四风”问题在法院工作中的集中表现。该院把“六难三案”问题梳理后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一题一策,采用“四坚持”举措立剖立行立改,务求实效,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取信于民。
坚持司法公开。首先强化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公开。实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完善网上检索查询系统;其次完善法院微博、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机制,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以阳光司法铲除问题土壤;第三定期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旁听案件庭审、参观审判场所,让群众走近司法、了解司法、认同司法,增强司法亲和力。第四明白告知、评价反馈、定期通报、回访、执行参与等方式加大办案执法程序公开力度,让群众了解,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价,消除群众疑虑。今年以来,共发放《廉洁执法作风评价反馈表》268份,收到廉洁评价2412条,公开执行涉民生案件15件,为100余名群众执行到位涉案款项500余万元。立案时,向诉讼申请人进行诉讼风险提醒和诉讼费用告知,让他们自主选择诉求解决方式;案件办理初期,向双方当事人发放《廉洁执法作风评价反馈表》,对全程执法行为进行廉洁评价,并将反馈内容列为案件质量评查重要指标;案件办理过程中,定期向双方当事人进行案情通报,让他们做到心中有底,以便及时调整应诉策略保障合法权益;案件办理结束后,定期选取部分有代表性涉及民生案件进行及时回访,做到“案结事了”;案件执行中,针对判决胜诉案的执行申请,采用公开执行的方式,积极邀请执行申请人全程参与,全部采用现场发放执行款项的方式进行兑现,让申请人满意、被执行人服气。同时,按照“能调则调、调判结合”的原则,尽量建议当事人采用调拆方式结案,为群众减轻诉讼费用等经济负担,最大化让利于民。
坚持司法为民。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健全立案绿色法律通道,实行“首接负责制”跨区域立案,并采取案件立案材料欠缺需补正的“一次性告知”方式,提高立案效率。加大诉讼费缓、减、免交等司法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为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上门立案服务。从3月份起,通过建立巡回审判法庭、扩大巡回审理范围、设置群众工作站、选派干警担任村法制副主任等方式近距离服务群众,有效解决了群众打官司诉讼成本高、往返路程远、诉求解决难等问题。一是在寿山工业园区、上高桥民族乡各设置了1个巡回审判法庭暨群众工作站,就近提供立案和法律咨询服务,并把可公开案件尽量放到巡回审判法庭直至田间地头进行巡回审理,同时主动参与镇村矛盾纠纷诉前调解。目前,通过巡回审判法庭,已受理民商事案件5件,提供法律咨询50余次,公开审理案件9件,达成诉前调解12件。二是调整优化司法力量,扩大巡回审理范围,先后在翠华镇、天星镇、吉利镇等5个乡镇和县职业中学等地,公开巡回审理了22件典型民刑事案件,切实满足了群众对司法活动的认知需求。三是选派17名干警作为专职法制副主任,进驻全县17个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村开展法律服务41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0余条,妥善处理了寿山镇小河村117户540余人的群体性饮水纠纷、悦乐镇麻昭高速公路100余人群体性阻工事件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21件。
坚持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廉政监督工作,尤其要从严监督领导干部,充分运用司法巡查、谈话函询、举报核查、述职述廉述德等方式,加强对法院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完善规范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的内部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涉诉材料集中收转、过问案件全程留痕、遇到干扰及时报告等规定。结合信访举报、日常监督、集中督查等工作,建立“六难三案”问题线索排查机制和责任倒逼机制,严肃查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三案”,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司法腐败,从严坚决查处法院工作人员接受请托、影响和干扰他人办案的行为;坚决惩处以案谋私、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行为,对造成冤假错案的责任人员实行问责,以责任倒逼从严查处问题。开设“道德讲堂”,目前,“道德讲堂”已开讲6期,干警受教育达268余人次。“道德讲堂”围绕“良知、道德、公正、廉洁”四个主题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将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和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引导干警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镜,从思想根源查摆问题,从灵魂深处剖析原因,培养乐观工作心态、快乐工作心情、坚守职业良知、坚定法官良心,提升宗旨意识和职业道德,使干警在讲堂中受到鼓舞、教育中得到提高,达到理想信念的自我改造和提升,并将学到的优良品质和作风运用到审执实践工作中,进一步促进执法公正廉洁,真正地实现为群众需求服好务、为基层工作铺好路。
坚持巡回审理。从3月份起,通过建立巡回审判法庭、扩大巡回审理范围、设置群众工作站、选派干警担任村法制副主任等方式近距离服务群众,有效解决了群众打官司诉讼成本高、往返路程远、诉求解决难等问题。一是在寿山工业园区、上高桥民族乡各设置了1个巡回审判法庭暨群众工作站,就近提供立案和法律咨询服务,并把可公开案件尽量放到巡回审判法庭直至田间地头进行巡回审理,同时主动参与镇村矛盾纠纷诉前调解。目前,通过巡回审判法庭,已受理民商事案件8件,提供法律咨询150余次,公开审理案件19件,达成诉前调解22件。二是调整优化司法力量,扩大巡回审理范围,先后在翠华镇、天星镇、吉利镇等5个乡镇和县职业中学等地,公开巡回审理了22件典型民刑事案件,切实满足了群众对司法活动的认知需求。三是选派17名干警作为专职法制副主任,进驻全县17个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村开展法律服务41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0余条,妥善处理了寿山镇小河村117户540余人的群体性饮水纠纷、悦乐镇麻昭高速公路100余人群体性阻工事件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21件。
(作者:王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