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放在心上 把心放在群众身上

2015-08-13 17:28:31 140
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之际,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人民法院用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争做新疆特色的好干部,他们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群众身上,坚持以法治燃灯者邹碧华同志为榜样,以打造人民群

  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之际,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人民法院用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争做新疆特色的好干部,他们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群众身上,坚持以法治燃灯者邹碧华同志为榜样,以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法院为目标,以建设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为组织保证,全面提升法院工作水平,打造出一张富有特色司法工作名片。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等称号。
  
  “小窗口”成就“大舞台”
  
  麦盖提县法院坚持将立案信访文明窗口建设作为加深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化解社会矛盾的首要环节。尤其今年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明确职能定位,细化服务措施,为当事人提供起诉立案、案件查询、咨询答疑、庭前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设“诉讼引导员”,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强化对每个案件的诉讼指导帮助。“小窗口”在法院和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架起了一座服务、沟通的文明司法桥梁,树立起亲民利民的文明窗口形象,成就了司法为民的“大舞台”。
  
  2015年7月13日一大早,王某等六名农民工拿着“执法为民、情系民工”字样的锦旗送到麦盖提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对立案庭法官快速调解一宗农民工讨薪案表示感谢。王某等6人是四川籍农民工,在麦盖提县某建筑工地打工,工期结束后,老板却迟迟不兑现工资,经多次讨薪无果后王某等6人来到麦盖提法院立案庭,扬言要与老板同归于尽。获悉此情,立案庭办案法官一方面努力安抚农民工的情绪,防止他们采取过激行为,一方面与公司责任人取得联系,了解他们对此案的态度,劝说其履行给付工资义务。经多次往返于工地、公司、农民工住所等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后,原被告双方逐渐消除了对立情绪,达成了调解协议。7月16日,6名讨薪农民工顺利拿到了86860元工资款。
  
  正如办案法官说:“老百姓其实很容易满足,他们要的不多,要的就是你那份热心的帮助,所谓司法为民就是要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我们首要的工作目标。”
  
  诉调衔接打造便利途径
  
  诉调衔接立足基层,方便人民群众就近解决矛盾纠纷,方式灵活、简便,能够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不占用司法资源,有利于降低矛盾纠纷的化解成本。
  
  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当事人说:“如果打官司,花费时间长,现在有了诉调衔接,既节省了时间,还少花钱,诉调衔接确实好。”
  
  为深化诉讼与人民调解联动,推进社会矛盾有效化解,近年来,麦盖提县法院以充分行使审判权为基础,以多方多重联动为支撑,先后成立了与县司法局联动的人民调解工作室,与县妇联建立妇女儿童维权诉调衔接工作机制,同时设立了专门的审监诉调团队,确保诉调衔接工作有序稳步的开展。
  
  2014年,麦盖提县法院通过诉调衔接共结案58件102人,为群众节省诉讼费用共19万元,今年以来已诉调衔接结案39件,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审判效率。
  
  实践证明,诉调衔接机制是受广大群众肯定的纠纷解决方式。只要是群众接受和满意的解决方式,麦盖提县法院坚持在方式和载体上多想办法,在工作的力度上用足政策,不断满足群众的司法新需求和新期待,促使诉调衔接举措更加深入细致,为建设“平安麦盖提”而努力工作。
  
  主动服务彰显作为
  
  从依法裁决,到巡回法庭的广泛推进;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到为县域发展营造和谐环境……麦盖提县法院没有止步在荣誉簿上。为了让更多的群众,特别是边远偏僻地区的群众方便诉讼,在4个乡设立法庭,在不设法庭的乡镇均设立了巡回法庭,定时、定点巡回就地办案,同时将巡回办案的时间、地点、受案的条件、范围、联系电话等公之于众。为了确保巡回法庭的效果,还建立了党组成员联系巡回法庭工作制度,要求一名党组成员联系一个巡回法庭,并规定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到巡回法庭办公解决问题。此外还注重巡回法庭的长期性建设,坚持长期值班制度。这些制度措施生动的体现了麦盖提县法院能动司法,主动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打牢司法基础的决心。
  
  如今司法为民已固化为麦盖提县法院干警的一种思想理念、行动坐标。无论是县城的街巷,还是田间的小路,无论是在审判台前,还是在群众的家中,都有法官们为深爱的群众付出的艰辛,洒下的真情。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