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突破无声障碍 法院巧调离婚纠纷

2015-09-16 15:45:20 167
2015年9月15日下午,会泽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谢某某诉缪某某离婚纠纷一案。针对被告缪某某是天生聋哑人的特殊情况,法院联系会泽县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了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并专门请来了会泽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为其提供手语翻译。在代理人、翻

  2015年9月15日下午,会泽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谢某某诉缪某某离婚纠纷一案。针对被告缪某某是天生聋哑人的特殊情况,法院联系会泽县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了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并专门请来了会泽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为其提供手语翻译。在代理人、翻译人员的帮助下,原被告的官司打的明明白白,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调解结案,结束了一段难以维系的婚姻。
  
  缘起,一场婚姻带来家的希望
  
  2008年,原被告在打工时认识,二人你来我往,感情逐渐升温。彼时,原告患有癫痫病,一直没有找到如意郎君;被告由于先天聋哑,也还没有找到愿意嫁给自己的人,在身边亲戚朋友的撮合下,二人决定走入婚姻,组建家庭。2008年12月17日,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并于2009年10月生育一子,2011年2月生育一女。婚后,家中盖了3间新房,添置了家具,日子过得马马虎虎。
  
  缘灭,沟通不畅打破患难婚姻
  
  结婚伊始,俩人相处得还算融洽,生儿育女,建房安家,在幸福的道路上稳扎稳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姻起了波澜,二人由于沟通不畅等原因,常为琐事闹不和,有时甚至动起手来。2011年,女儿出生不久后,妻子谢某某便带着女儿外出打工,多年一直没有回家。丈夫缪某某多次寻找妻女未果,只得一个人带着儿子在家生活。2015年7月,仍怀有一丝希望的缪某某却等来了法院的应诉通知书。
  
  庭审,婚姻在这里划上了记号
  
  2015年7月20日,原告谢某某到会泽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丈夫缪某某离婚。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到被告处送达应诉手续,不料,眼前的一幕让法官们吃了一惊,被告缪某某竟然是聋哑人,在平常办理的案件中极少遇到这种情况。
  
  合议庭对这一特殊案件十分重视,为妥善处理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合议庭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一是来到双方当事人家里了解情况,掌握当事人日常的沟通表达方式,了解被告对手语的熟悉情况;二是为被告缪某某联系了法律援助、手语翻译,确保开庭时准确沟通;三是提前与手语老师沟通联系,提供大致庭审要点,方便其提前准备。
  
  庭审如期进行,审判长耐心地询问案情,手语翻译及时将法官、代理人、对方当事人的问答及时传达给被告,并准确领会被告的意思及时传达给庭审现场,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大家努力,原被告清楚明白地表达了离婚意愿、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的态度和想法。根据双方意愿,合议庭主持调解,最终达成了“原被告双方离婚;双方所生儿子由被告缪某某带领抚养、女儿由原告谢某某带领抚养;共同财产归被告所有,原告一次性给予被告生活补助费人民币5000元”的调解协议。
  
  至此,当事双方的婚姻划上了记号。会泽法院追求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对残疾人给予足够人文关怀、力促案结事了的理念也在整个案件的办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杨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