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法官亲自与村组干部和当事人实地划定调地边界,彻底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系列,作到案结事了) 马鞍山地处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马鞍村。这里距北川新县城100余公里,不但山高路险、气候恶劣,而且一些村民的法律意识至今还较为淡漠,邻里之间常

(办案法官亲自与村组干部和当事人实地划定“调地”边界,彻底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系列,作到案结事了)
“马鞍山”地处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马鞍村。这里距北川新县城100余公里,不但山高路险、气候恶劣,而且一些村民的法律意识至今还较为淡漠,邻里之间常因生活琐事相互辱骂、斗殴且难以调解,颇让一些当地基层干部头疼.....当一件件看似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案在基层法官们的辛勤努力下化干戈为玉帛,他们的心里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的甜。
例如发生在北川饶某某与鲁某某等因“调地”而发生的系列案中案就是该种情行的真实“缩影”。
2012年10月6日,饶某某为建修个人使用的村道,与鲁某某协商互换土地。经协商双方自愿签订了换地协议,饶某某在调换的土地上修建村道。当村道建好后,鲁某某在外地务工的儿子儿媳回家后对换地一事认为吃了亏而强烈不满,两家因换地协议引发多次纠纷,双方互不相让,而且矛盾不断升级,虽经该村委会、当地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数次调解未果,饶某某先后3次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财产损失、医疗等费用;鲁某某之子又起诉要求撤销换地协议。
北川法院受理上列案件后,承办法官认真分析了几起纠纷发生的根源都是因土地调换协议引起,如果不将换地纠纷处理好,其他矛盾还会激化。为了彻底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将四起案件开庭审理后,并未立即下判,而是决定到两家换地现场主持调解,于是两次徒步几十里的崎岖小路,爬上高高的“马鞍山”现场办案。
在寒风凜凛的山顶上,经办案法官长达11小时的耐心调解,虽冻彊了手脚,说痛了喉咙,最终促使当事人互让互谅,达成了调解协议:饶某某主动撤销与鲁某某之子的财产损失和医疗费损失案件,两家对互换土地重新达成协议。
为了案结事了,不留“后遗症”,2015年12月29日,承办法官一行第三次登上“马鞍山”,在双方当事人及组、村、乡干部的见证下,主持土地边界实地划界。“丈量土地、确定边界、移栽树木,安栽界石”,法官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双方当事人打心眼里信服。
该村村长幽默地说:“还是法律效力大,法官的工作细,这下可为我们解了围,看谁还敢再扯烂筋!”
为了提高村民的法律素养,减少民事纠纷和当事人的诉累,维护正常的乡序良俗,解纠纷,通过以案释法、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有效的化解了数起多年未解的积怨,
至此,历时45天的系列“调地”纠纷案,在北川法院法官们的辛勤努力下,终于得以圆满解决。法院将法庭搬到大山深处村民的家门口、火炉旁,搬到老百姓的田边地角现场办案,调处纠纷,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挽回了邻里间的情谊,彰显了司法公平正义,让大山深处的羌民真切的感受到了司法的阳光和法官的温情。
(吴永莉 许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