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七千万建"青瓦台式"党政办公楼

2016-10-09 13:37:19 147
今日(4月6日),有网友发帖称陕西宜川县国家级贫困县耗资近亿元修建党政综合办公楼。网帖内容显示,宜川县于2013年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预算投资7728万元(但实际已经超出预算),分一、二号楼和主楼7层,还有会议室等配套建筑,高调打造青瓦台式的党政综合办

  今日(4月6日),有网友发帖称“陕西宜川县国家级贫困县耗资近亿元修建党政综合办公楼”。网帖内容显示,宜川县于2013年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预算投资7728万元(但实际已经超出预算),分一、二号楼和主楼7层,还有会议室等配套建筑,高调打造“青瓦台”式的党政综合办公楼。但令人不解的是,该党政综合办公大楼早已在去年完工,可能因怕上面来查,至今不敢搬进去办公。
  
  “中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办(国务院办公厅)三令五申,禁止一切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宜川这明摆着是顶风违纪,当然不敢住进去。”长期活跃在宜川贴吧的网友李明(化名)告诉新湘报。
  
  4月6日,新湘报就网帖反映问题致电宜川县委宣传部,其办外宣办工作人员则回应称“已有调查组介入调查”。随后记者就调查组介入的具体情况又致电宜川县政府办公室,却始终没有接到对方正式回应。
  
  网曝国贫县建“青瓦台式”办公楼
  
  4月6日00:32分,微博网友“曝新闻”发出一条“国家级贫困县耗资近亿元建党政综合办公楼”的微博,由于内容真实详尽且配有大量照片,该微博内容很快得到多个网友的转发、评论。
  
  据微博内容显示,网友“曝新闻”的曝光线索来自“群众举报”,同时,他本人进行了“实地走访考证”。
  
  结合曝光内容和突破综合显示来看,陕西省宜川县党政综合办公楼2013年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预算投资7728万元,分一、二号楼和7层的主楼,还有会议室等配套建筑,高调打造“青瓦台”式的党政综合办公楼。
  
  网贴称,“宜川县县当年的全县财政收入仅13121万元,全年总支出113693万元,仅此项工程就花去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宜川县顶风修建的“办公楼坐落在现政府后院”,远看“高人一等”,近看“豪华气派”,俨然韩国“青瓦台”。
  
  微博网友“曝新闻”透露,在新建办公楼后面,还有多户人家至今仍住着年事已久的石头窑洞,且都位于半山坡。如遇到雨雪天气,出行极不方便。
  
  对此,网友“曝新闻”质疑称,“陕西宜川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举全县之力修建国家明令禁止的楼堂馆所项目。建好了却不敢往进搬,何意?当有一天该县领导们坐在豪华办公楼,俯视楼下那些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居民时,不觉得脸红?心愧?”
  
  “顶风违纪”的办公楼工程
  
  新湘报查证,宜川县确实于2013年1月通过宜川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宜川县党政机关综合办公楼工程”为名进行项目工程招标。
  
  记者在这份招标公示中看到,宜川县党政综合办公楼为框架结构,其总建筑面积为23402.3平方米,其中地上17260.1平方米,地下6142.2平方米。此外,1号办公楼地上7层,地下1层;2号办公楼地上3层,地下1层;会议中心地上3层,地下1层。项目的概算投资高达7728万元,工期505天。
  
  2013年3月6日,项目在延安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依法公开招标,江苏天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63236082.60元成为中标候选人。
  
  “虽然说预算投资7000多万元,但实际建设投入肯定不值这个数。”曾多次到过宜川县党政综合办公楼项目工地的李明坦言,“办公楼也确实在2015年就修建好了,可一直没有入住,估计也是因为顶风办事,怕中央查处吧!”
  
  据悉,就在宜川县党政综合办公楼工程项目启动的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开始对政府性“楼堂馆所”实施最严格的“禁建令”,该通知曾明确要求,2013年9月30日前,各地区要将落实本通知的情况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将视情组织督促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
  
  宜川县:调查组已介入调查
  
  4月6日,新湘报记者就网友反映问题致电宜川县委宣传部,其外宣办的一名工作人员首先以“不清楚”为由婉拒记者采访要求,但在记者一再追问下,她表示“这个事情已经有调查组介入调查了。”
  
  当记者追问哪里组成的调查组,何时介入调查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并建议向宜川县政府办公室询问。随后,记者致电宜川县政府办公室,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情况需要了解清楚”后,再做回复。
  
  但截至记者发稿,始终没有接到宜川县政府办公室就此事的正式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