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楚雄市国土资源局优秀共产党员张永旺。 他很平凡,平凡到没入人海就找寻不见;他很普通,普通到只是山区民族乡(镇)一名最一般的乡镇干部。他默默奉献,36年来始终如一的坚守在家乡的红土地上和当地的老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他没有什么光辉的业绩,更
记楚雄市国土资源局优秀共产党员张永旺。
他很平凡,平凡到没入人海就找寻不见;他很普通,普通到只是山区民族乡(镇)一名最一般的乡镇干部。他默默奉献,36年来始终如一的坚守在家乡的红土地上和当地的老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他没有什么光辉的业绩,更没有获得过什么荣誉,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当地的老百姓、了解和熟悉他的人,无不被他那执着进取、平易近人、情系百姓、踏实干事的工作作风所感动。
1959年9月,张永旺出生于楚雄县中邑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大地基大队山背后生产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辈世代以农耕为生,1972年6月至1974年7月,就读于中邑舍中学农村职业初中班,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没有再继续读书,回中邑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大地基大队山背后生产队当记分员,赤脚医生,白天服从生产队队长安排下田干活,晚上义务帮助社员记工分医疗上药,那时的分配方式和标准,是每个劳动日为10分工分计算,每个劳动日为0.24元,每个劳动日为1市斤毛粮。
1977年4月至1978年12月,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农业学大寨》号召,被大地基大队推荐到楚雄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学习拖拉机驾驶,学习结束后回大地基大队从事拖拉机耕作农田,每年驾驶东方红拖拉机为大地基大队28个生产队耕田2000多亩,5年累计耕地12000多亩,还驾驶推土机参与白竹箐水库等多个大小坝塘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地基大队的农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楚雄市大地基乡距楚雄市城区鹿城镇90余公里,是楚雄市有名的山区民族乡(镇),辖区内居住着汉、彝、苗、回、白等5种民族,有国土面积387.42平方公里,全乡辖大地基、水卷槽、中邑舍、者力、腊脚、红卫桥6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335个自然村11018人,年内有耕地15291亩,其中水田6870亩,旱地8421亩,人均耕地1.35亩,三河一江(东南邻白依河、马龙河、邑舍河,西北邻礼舍江)贯穿于全乡境内。
在1979年1月至1986年7月的8年时间里,张永旺被大地基大队管理委员会选调到大队担任赤脚医生兼大队综合厂拖拉机驾驶员,大队治安员、大队宣传员、村公所村长等职,1986年1月至1996年5月被中邑舍区委区公所(后改为大地基乡人民政府)考察推荐到大地基乡人民政府工作,任乡经济发展助理员兼乡人民政府小车驾驶员。
1996年6月至1997年7月被大地基乡党委政府考察派到大地基村公所担任村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党组织以来,他始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能自觉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基础上,他还十分注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并提出了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践学习的理念,用学习促进工作,在工作中检验学习成果。工作上,他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低要求,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伸的手不伸,不该吃的饭不吃。
1997年7月,又被大地基乡党委、楚雄市国土资源局党组考察推荐到大地基乡国土资源所工作至今,1997年8月过度为国家公务员,2002年12月晋升为副主任科员职务。
1979年1月至1982年1月,张永旺被大地基大队管理委员会选调到大队任赤脚医生兼大队综合厂拖拉机驾驶员期间,在当时山区农村农业生产技术及为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他还积极参加白竹箐水库等工程建设,5年多来,张永旺参与修建小型水库7座,参与修建乡村公路15余公里,开发农田200余亩,共8个生产队受益,直到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才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大地基大队(现大地基村委会)的经济有较快发展,农户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69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68元。
1986年1月至1996年5月,张永旺被中邑舍区委区公所(后改为大地基乡人民政府)考察推荐到大地基乡人民政府工作,任乡经济发展助理员兼驾驶员。除认真完成乡党委政府安排到村委会的两栽一种及村委会的各种农业及农村工作任务外,还在身兼两职的各项工作中,兢兢业业的做事,老老实实的做人,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担任经济发展助理员期间,他努力探索全乡134个村民小组的水、电、路建设及粮、烟生产技术推广等问题,同全乡6个村公所领导一起研究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建村组公路202余公里,测设规划92余条村组公路,走遍全乡134个村小组,实现全乡6个村134个村小组通电通公路,家家户户有蓄水池,粮烟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所抓的各项工作,均得到全乡群众的认可。
在兼政府驾驶员的10年时间里,他认真按照乡党委政府综合办公室的派车单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按要求定时保养车辆,接送乡政府下乡人员,严格公车管理,从来不私用公车,他跑遍楚雄市15个乡(镇)及乡内各个村落,条条村庄道路,始终做到安安全全出车,平平安安返乡,10年来没有发生任何交通事故。
大地基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28个村民小组有444户农户1932人,全村国土面积77.05平方公里,海拔194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年降水量80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095.14亩,其余1195.50亩旱地全部是荒山荒坡。由于落后的自然条件,使该村多年来发展一直滞后,群众生活水平急低。
1996年6月,张永旺被大地基乡党委政府考察委派到大地基村公所担任村主任,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张永旺深知乡亲们“靠天吃饭”的艰难,更深知要甩掉大地基村的穷包袱要面对很多困难,为此,他认真按照乡党委政府要求,除负责主持大地基村公所的行政工作外,还认真抓好村公所班子和工作人员的管理,他还积极向市级争取扶贫攻坚项目,组织发动全村28个村民小组的群众积极投身农业及农村工作,还发动全村群众种植核桃900余亩,测设规划并修通村组公路14条共48公里,组织全村27个村小组修建小水池472个,修建三面光沟渠7条全长13.73公里,修建小坝塘11个,完成坡改梯200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512.5亩,所干的工作,均受到全村老百姓和乡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
1997年7月,张永旺被楚雄市土地管理局党组考察调整交流到大地基国土资源所工作至今,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整整18年,在实际工作中,他认真学习土地管理各项法律法规,开展了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物权法》、《行政复议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国土资源业务知识为内容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强化了工作作风、纪律作风的转变,增强了责任心、事业感,提高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增强了责任心、事业感,提高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他还积极开展农村闲置土地清理,年内共清理闲置国有土地85宗,办理集体土地四荒有偿出让报批办证821宗,还开展一年一度的农村农民建房用地户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实地丈量审核按时限完成上报审批工作,每年开展土地动态巡查、排查和化解土地矛盾纠纷。
2014年,共参与解决土地纠纷工作52件,答复群众来访39件次,回复及群众满意率为86.7%。
每年汛期来临,他还积极做好乡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去年,张永旺通过积极协调,争取到上级补助搬迁2个点28户农户的补助资金140万元,除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他还认真做好监测员培训,实时做好每个点的监测工作,做到汛期24小时值班,定期不定期到各个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指导监测员做好避险明白卡发放到户,设立监测桩距实时做好检测记录,落实每个村委会、中小学校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
2015年3月,他还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按时编制《大地基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大地基乡汛期地质突发紧急应急议案》,还完善了《大地基乡突发性地质灾害紧急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按照《楚雄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管理办法》,落实了20名监测人员对全乡10个地质灾害隐患176户891人进行监测,拨付地质监测员监测费3万元、监测点监测工具配套经费5千元,还认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知识培训,年内共举办地质灾害业务培训班6次,参训人员930人,对全乡每个地质监测隐患点组织开展地质应急演练一次,共计开展10场,对每个点召开一次户长会,共计开展培训宣传会10次,从4月初开始,还对全乡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并向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发放“两卡”共计176份。
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协调中邑舍村到腊脚村水泥路修建工程用地服务,为中邑舍村美丽乡村建设、红卫桥村特色民居建设等提供用地服务,在小城镇集镇建设、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非公经济等项目提供建设用地方面,他还积极组织协调完成集镇10宗1013平方米的国有土出让工作,共收取土地出让金50.65万元,为小集镇发展提供建设资金。
2014年,按照市国土资源局的安排,他负责楚雄市东华镇至楚雄市大地基乡5个村委会及马龙河沿岸土地开发整理的河田改造项目,但在该项工程项目建设上,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责任心,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按法律办事,从未插手工程,从未为亲人、朋友谋取任何利益。目前,该项工程共完成市级投资529.48万元土地平整23块共1143.2亩,修建农渠19条总长10163米,修建防护墙33道590米,加固钢筋石笼286个429米,整理田间道路2条10091米,修建滚水坝一座,2014年底,项目全部验收合格并移交给东华镇人民政府、大地基乡人民政府管理。
36年来,张永旺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了,身后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足迹,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他为家乡的老百姓默默无私奉献了36年而感到非常荣幸,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他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共产党员修身养性的党性原则,他大公无私,情系百姓、服务群众,无论是想问题、做决策还是抓工作、办事情,都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在心头,他大公无私,匡扶正义,始终保持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