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王益区检察院聚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轻罪治理为切入点,探索打造“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构建“1133”刑事轻罪案件治理模式,积极推动轻微刑事犯罪由“治罪”向“治理”转变,强化源头治理,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前端。
一、组建一个团队,提升办案质效
整合办案力量,组建“1名检察官+1名检察官助理+1名书记员”刑事“速裁”办案团队,依托刑事检察业务沙龙对干警进行专业素养培训,更新司法理念,做到简案快办,类案专办,真正使“简案”进入“快办”轨道,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总结类案办理经验。秉持“如我在诉”理念,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53万元,在案件办理的速度和质量上用情用力,确保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二、依托一个平台,加强协作配合
持续深化轻罪治理,依托侦查监督协作办公室,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实质化运行,依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促进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强化检警衔接,建立速裁案件筛查机制,定期与王益分局开展案件分类筛选工作;优化案件信息共享,与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座谈交流,强化沟通联络,对适用速裁案件实行“集中受理+集中起诉+集中审理”办理模式,做到繁案精办。
三、完善三个机制,强化诉源治理
制定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联合区法院、王益分局、区司法局研究制定《关于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实施意见》,对速裁案件适用范围、协作配合、权利保障、评估审查等事项做以规定,今年共适用速裁程序办理案件26件,办理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率达43%;制定完善《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实现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的无缝衔接,共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4件;制定完善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机制,与区级政法单位联合印发实施《铜川市王益区认罪认罚案件相对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工作方案》,引导犯罪嫌疑人在其自愿的前提下参加社会公益服务,制定个性化公益服务内容,根据考察服务表现对其作出评估,切实发挥公益服务的教育转化作用,共计6人已完成社会公益服务考察,服务时长达224个小时。
四、强化三方联动,化解矛盾纠纷
在轻罪案件办理中,把化解矛盾纠纷贯穿轻罪案件办理始终,深入了解案件背后矛盾问题的根源,充分发挥刑事和解、人民调解及公安机关“和为贵”调解室作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综合运用法理与情理于和解中,主要案件类型涉及到危险驾驶、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罪名。秉持多元化化解矛盾的宗旨,常态化开展公开听证,依法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律师、侦查人员、案件当事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消弭对立情绪,实现以公开促公正,共开展公开听证16次,促成22人达成刑事和解。(郭长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