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信“办证”谎言,小心身陷囹圄

2025-09-16 20:18:00 1
在生活中,各类“办证”的小广告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电线杆、短信、娱乐平台都可能被他们“攻占”。这些广告往往打着“快速办理”、“无需考试”、“关系过硬”的幌子,吸引着那些想要走捷径的人。然而,这些所谓

在生活中,各类“办证”的小广告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电线杆、短信、娱乐平台都可能被他们“攻占”。这些广告往往打着“快速办理”、“无需考试”、“关系过硬”的幌子,吸引着那些想要走捷径的人。然而,这些所谓的“办证”服务,基本上都是诈骗陷阱,一旦轻信,不仅会损失财产,还可能触犯法律。

近日,喀什市人民法院审理一起诈骗案件,鲁某以骗取他人财物为目的,安排艾某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发布办理烟草许可证、普通话证书、出租车从业资格证、挖掘机驾驶证等证件的办证广告,被害人“上钩”后,鲁某等人谎称办理证书需收取1500-35000元不等的“办证费”,先后诈骗18人,金额高达22.27万元。

喀什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鲁某、艾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款,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判处鲁某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判处艾某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责令向各被害人退赔所骗钱款。

法官提示:

办理任何证件都要通过正规途径,想考取相关证书,必须参加官方组织的考试后,由相关部门统一发放证书,绝不会有所谓的“包过”、“免考”,不要相信“内部渠道”、“特殊关系”等说法,这些宣传基本为诈骗,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买证人”也有可能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切勿因一时的贪念或者便利,踏上违法之路。(王素晶、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