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院,帮我追回了拖欠十几年的辛苦钱!”握着失而复得的工资,老刘激动不已。2009年,农民工老刘两次跟着同乡包工头陈某在工地干活,完工后,陈某以各种理由拖欠其工资3万余元。此后几年,老刘多次讨要,陈某不是避而不见,就是敷衍搪塞。今年3月,无奈之下的老刘向大姚法院提起诉讼。
收案后,大姚法院迅速启动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对陈某释法明理,告知其拖欠工资应负的法律责任,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陈某认识到错误,在法院调解室当场支付现金付清了3万余元欠款。
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优化县域营商环境过程中,大姚法院主动担当作为,打出一套劳动争议化解“组合拳”,以司法之力筑牢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基石。
创新机制,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依托大姚县“人社+法院+工会+司法行政”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与县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打造“法院 +工会”“法院+人社”等诉调对接工作模式,实现劳动争议化解端口前移。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劳动者和企业感受到“家门口”的司法便利。
平等保护,共促劳资关系和谐。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大姚法院始终秉持平等保护理念,既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又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健发展。通过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考虑,以最小成本实现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让 “诚信”贯穿劳资双方,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普法宣传,提升柔性解纷效能。联合司法、工会、仲裁等部门开展多样化法律宣传活动,通过普法讲座、案例解读等形式,提升劳动者对仲裁、调解等争议解决方式的认知度,引导其优先选择柔性调解方式化解纠纷。2024年,大姚法院成功调解涉农民工讨薪纠纷66件,追回薪资313.616万余元;近5年,累计审结涉企合同纠纷案件1626件,化解劳动争议118件,为务工人员追回欠薪341.75万余元。
下步工作中,大姚法院将持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提升司法服务效能,为县域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暖心的司法保障,让司法温度浸润每一份“劳”有所得的期待。(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