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大姚县人民陪审员培训现场,一场围绕“如何守护公正”的问答悄然展开。
“成为人民陪审员,意味着什么?”就职宣誓给出了答案。当“忠于宪法法律”的誓言响彻会场,那庄重的承诺里,是对责任的深刻认知,是对公正的坚定守护。
“怎样理解陪审工作的意义?”开班动员环节,大姚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余平一句“弥补法官的视野短板,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让大家对自身角色有了清晰认知——人民陪审员不是公平正义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践行者。
“法院日常是怎样的?陪审员该做些什么?”宣传片播放时,画面给出了生动回应。陪审员该做的,正是像画面里那样,带着专注投入庭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从各自熟悉的领域提出独到见解;凭着耐心参与调解,用真诚化解矛盾。绝不能是“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的履职担当。
“庭审时要注意什么?”司法礼仪培训中,大姚法院审管办主任张鸿细致讲解着,“徽章端端正正别在左胸,就像心里的天平始终不偏不倚”。这句话让大家下意识整理胸前的徽章,那是对规范形象的重视,更是对司法威严的维护。
“刑事案件庭审有哪些关键?”庭审观摩现场,公诉人出示证据、被告人陈述看法,严谨流程铺展眼前。庭审结束后,刑事审判庭庭长刘彦均简要讲解:“刑事诉讼一审程序含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环节,陪审时得关注各环节衔接规范。”大家感受到证据呈现与意见交锋是关键,也明白陪审员需专注聆听、审视证据、理性判断,才能在评议时有效发声,对庭审关键有了直观体会。
“调解矛盾有技巧吗?”培训现场,大姚法院立案庭庭长李宝翠法官拿起桌上的水杯微笑着说:“就像倒水,太急会洒,太慢又凉了,得把握好分寸。”随后分享的“先共情再疏导”的调解技巧,让不少人频频点头,有人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专注的神情里,满是对调解技巧的渴求与掌握方法后的笃定。
“培训后该怎么做?”培训总结讲话里,余平“把学到的用到实处”这句话,为这场充实的培训画上了圆满句号。陪审员们心中清晰记得培训中的要点,对如何开展陪审工作有了明确方向,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所学,这便是对培训最好的回应。
这场培训,就在这样的“问答”里,让每位陪审员对“如何守护公正”有了更清晰的答案,也带着满肚子的“解法”,奔赴需公正之处,将公正稳稳扎根。( 李雪娇)